(相关资料图)
7月26日,在宁夏银川灵武市郝家桥镇大泉村的韭菜地里,一个月前刚种下去的韭菜苗已经有20公分长,一片片绿油油长势喜人,农户正在地里人工锄草。今年,由灵武市尚品上滩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辐射的4个村,共种植韭菜2.5万亩,年产值1.6亿元。去年,服务中心还争取到1000万元的项目,用于建设冷库、分拣车间等基础设施,打造韭菜文化品牌,延伸产业链。
“韭菜种植对于土壤、水源要求较高,大泉村地处毛乌素沙漠周边,昼夜温差大、土地富含硒,水源也好,基本从井里抽出来就是矿泉水,非常有利于韭菜的种植。”该服务中心负责人谢利民介绍,韭菜浑身都是宝,原来只卖韭菜,现在韭苔、韭菜花也非常枪手,行情好的时候露地韭菜能卖到每公斤1.5元/斤,韭菜花2.5元/斤,每亩地每茬韭菜的纯收入能达1000多元。
在离大泉村不远的上滩村,宁夏雄越农牧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秦玉龙正在组织村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近年来,合作社通过完善冷链设施,利用电商直播的方式,每天能销售100吨韭菜,相比传统销售模式,增加了一倍的销售量,惠及农户3000余户。“合作社目前种植设施韭菜约242亩,按照一年3茬的产量算,亩产量约在1万斤,均价在2.8元-3元/斤,算上韭菜苔、韭菜花,每亩地每年有1.8万元的纯利润。”秦玉龙介绍,上滩村种植的韭菜色绿、叶宽、根脆,通过冷链运输可保存3-4天,深受各地客商的喜爱。
除了蔬菜销量好,今年的渔业收入也很可观。在位于贺兰县常信乡的宁夏海永生态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秋菊介绍,目前公司营收主要来源有设施温棚、饲料加工、渔业养殖三大部分,上半年整体产值1800多万元。其中渔业养殖以“四大家鱼”为主,还有螃蟹、泥鳅等品种,共养殖4000余亩。由于近年来渔民转养螃蟹、虾的较多,鱼的行情出奇的好,5月份达到了7.5元-7.8元/斤,最近也维持在6.8元/斤。此外,公司还生产牛、羊、鱼的饲料,每天销售50-70吨,年产量在1-2万吨,辐射周边地区及青海、西藏等地,目前已形成了较成熟的销售网。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银川市农业农村经济延续了“开门红”的发展态势。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4.93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9.77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72亿元,同比增长8.5%,在全区五地市中居第二位,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关键词: